在總決賽大比分0-3落後的情況下,獨行俠終於在主場扳回瞭一局,以一場38分的大勝將大比分追至1-3,保留瞭翻盤的希望。
這是一場十分詭異又十分合理的比賽。
詭異的地方在於,東契奇和歐文三分線外合計14投1中的情況下,前三場得分都未破百的獨行俠竟然在今天轟下瞭122分。
詭異的地方又在於,常規賽進攻效率聯盟第一的凱爾特人在總決賽3-0的情況下,竟然打出瞭一場總得分隻有84分的比賽,雙探花合計僅出手22次,得到25分。
至少有超過六成的球迷都認為獨行俠能在G4扳回一城,但以這樣的方式贏下比賽實在令人有些意外。
但這場比賽的結果又是那麼的“合理”,我們不止一次看到過這樣的劇情上演。
2017年,杜蘭特加盟後的勇士在季後賽無人可擋,前三輪全都橫掃晉級。總決賽前三場也是全部取勝,三場比賽一共贏瞭騎士46分。
總決賽第四場,騎士進攻大爆發,三分線外45投24中轟下137分,大勝勇士21分。的確,騎士找到瞭三分手感,但那場比賽的吹罰也飽受質疑,裁判控場的痕跡過於明顯。
不過,騎士即便贏瞭一場,還是無法改變總決賽的走向,勇士回到主場捧起冠軍獎杯。
今年季後賽上,掘金與湖人的G4,獨行俠與森林狼的G4,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聯盟和兩支球隊的角度來看,這一場凱爾特人輸球是最理想的結果。
聯盟方面自然不希望比賽一邊倒,那樣就缺少瞭很多關註度和討論度,收視率自然也是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還有廣告商的廣告還沒來得及播。
比賽打的越久,聯盟方面肯定賺的越多,從聯盟角度來看,自然希望總決賽能夠多打幾場。
獨行俠方面,贏一場就比被橫掃強的多,至少給主場觀眾一個交代。
而凱爾特人方面,在領先優勢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會拒絕再賣一場票,回到主場捧杯的美事。
於是一場“詭異又合理”的比賽便出現在瞭球迷面前。
獨行俠全面開花,即使東歐三分線外手感不佳,還是能夠取得大勝。
凱爾特人眾將毫不投入,看起來好像即將捧起冠軍獎杯的並不是他們。
雙方走過場般的結束瞭這場比賽。
那感覺就像是,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走過場,索性連演都懶得演瞭。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NBA今天取得瞭“勝利”,又賺到瞭一大筆。
但這樣的比賽出現在最高舞臺,對於NBA這個品牌的傷害很難用金錢來衡量。
這絕對不是球迷們期待的總決賽,球迷們期待的總決賽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籃球對決,是真實實力的硬碰硬,是球星們在面對巨大壓力時的進化與爆發,是完全無法預料結果時的刺激,是那種緊張到忘瞭呼吸的窒息,是興奮,是悲傷,是能夠打動人心的最殘酷最真實的比賽,那才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
現在的NBA不僅常規賽非常“商業”,季後賽甚至總決賽也都是充滿瞭“劣質表演”的味道。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的總決賽,那一定是“惡心”,是那種強行被人拉著看一個胡子拉碴的大叔穿女裝跳純情少女舞的生理不適感。
這樣說並不是因為希望凱爾特人趕緊奪冠或者不希望看到獨行俠贏,隻是想在這個舞臺上看到期待的高水平對決,而不是如現在這樣被聯盟當傻子耍。
2010年和2016年總決賽搶七大戰最後時刻的那種窒息感,至今仍深刻的留存在每一位那個時代過來的球迷腦海之中,心疼近幾年入坑的球迷,他們或許永遠也體會不到那樣的感覺瞭!
對於NBA球隊老板和球員來說,蕭華大概是財神爺級別的存在,但對普通球迷來說,蕭華就是毀瞭NBA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