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夏天就出現瞭周琦和郭艾倫兩大明星球員先後換東傢,這在球員流動相對閉塞的CBA可謂是開創瞭先河。
但相較於周琦換東傢,既是在情理之中,又掌握瞭主動權不同;郭艾倫在三方交易中被送到廣州,這是一個絕對意義上讓外界感到震驚的交易,也讓球員本人有點被動。
而看到擁有“明星”和“功勛”雙重buff加成的郭艾倫離開,很多球迷炸瞭;他們刷爆瞭遼籃的社交賬號,把矛頭指向瞭俱樂部,他們無法接受郭艾倫被交易離隊。
客觀地說,俱樂部這麼做確實缺乏一些人情味,但競技體育本身就不應該有那麼多的人情味。而遼籃這一波操作,可以說是在沖擊4連冠的過程中,把精打細算體現到瞭極致。
熟悉遼寧男籃歷史的朋友都很清楚,他們出過非常多的優秀球員。也正是因為優秀球員太多瞭,這就決定瞭如果俱樂部決定培養年輕人,那就需要昔日的明星球員 “讓賢”。
吳慶龍和郭士強都是前腳還在國傢隊挑大梁,後腳就退役接過遼籃教鞭。
楊鳴則是在職業生涯後期,已經讓位給郭艾倫、趙繼偉,耗到瞭總冠軍捧杯之後才退役。但同樣是退役後沒兩年,接過遼籃教鞭。
當然不是每一個明星球員都想主動讓賢,既然沒法繼續在遼籃,那就換個隊。比如說李曉勇,比如說吳乃群,再比如說張慶鵬。
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遼寧籍球員從小就離開瞭傢鄉,遼籃的人才流水線不向以往那般充盈瞭。這是韓德君、李曉旭這二老新賽季,還得繼續扛的原因之一。
那為什麼遼籃能讓韓德君、李曉旭繼續扛,而不讓郭艾倫接著扛瞭呢?
原因概括起來很簡單——“待遇”+“出勤”。
遼籃的二老現如今不會太計較待遇,當然俱樂部也不會虧待二老。而郭艾倫如今合同也到期瞭,他肯定還是要D類合同(也就是頂薪)。
而遼籃二老基本上每年還能提供穩定的出勤率,但你再看郭艾倫,兩年前頂薪續約之後,過去兩個賽季,他打瞭幾場?
對於三連冠的遼籃來說,新賽季在力爭4連冠的過程中,他們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冠軍班底。因為李曉旭、韓德君這二老一直在征戰,他們都屬於球隊重要拼圖,再加之他們是更衣室的精神領袖,待遇也沒有過分要求,所以隻要二老願意繼續打,遼籃就會讓他們繼續打;直到有一天他們打不動瞭,或者年輕人能頂上來瞭。
但郭艾倫就不一樣瞭,從他兩年前鬧那麼一出差點離隊開始,他和遼籃之間的不和諧因素就擺在瞭桌面上。當然兩年前,郭艾倫還是公認即戰力最強的國產後衛,是遼籃重新奪冠的大功臣,所以他當時不管怎麼鬧,遼籃都要強行把他留下來,哪怕是求著他。
但過去兩個賽季我們也都看到瞭,因為傷病,郭艾倫缺席瞭不少比賽;特別是上賽季,季後賽更是一場沒打。你完全可以認為,遼籃是在沒有郭艾倫的情況下,在去年成功的蟬聯瞭三連冠,這時候俱樂部就沒有必要再去慣著郭艾倫瞭。
當然郭艾倫對遼籃來說不再是必需品,但郭艾倫的威名決定瞭,他依舊存在市場價值,為瞭4連冠,遼籃顯然要把他剩餘價值給榨幹。所以即便三方交易是同曦牽頭主導的,但送走郭艾倫換回點什麼,對遼籃來說,絕對是蓄謀已久的。
在郭艾倫的三方交易中,得到王嵐嶔的三年使用權(租借),對遼籃來說顯然是一個更穩妥的選擇。
健康的郭艾倫對於比賽的影響力,顯然要大於王嵐嶔;但問題在於,這兩年郭艾倫的傷病太多瞭,誰知道郭艾倫新賽季能打多少場?
即便你也可以認為租借三年相當於是他人鍛煉球員,但反過來說,就郭艾倫的傷病所帶來的影響,他三年後打不打還不一定呢(別忘瞭,郭艾倫的堂弟之前無意中說漏嘴瞭;堂弟是91或92年的,那堂哥總不能比堂弟小吧)?
反觀王嵐嶔的到來,意味著遼籃的後場,在1號位有瞭雙保險;一個在同曦這種後場擁擠的球隊,還能交出場均15+4+4的球員,顯然要比鄢手騏、李虎翼作為後衛線的替補靠譜多瞭。相較於上個賽季遼籃的陣容而言,用一個不打的郭艾倫換來能打的王嵐嶔,這就是一次陣容上的補強。
可以說用郭艾倫換來王嵐嶔的三年使用權這筆交易到底該不該做,完全取決於立場。
如果你是郭艾倫的人迷,顯然會認為不應該!
但如果你是遼籃的球迷,非郭艾倫的人迷,站在俱樂部的立場上,你就能理解俱樂部為什麼這麼幹瞭。